近日,健康效應研究所(HEI)發布了《全球空氣狀況2018》報告。報告顯示,盡管世界上的一些區域的空氣狀況正在改善,但是數據不容樂觀。目前全世界95%的人口都生活在被污染的環境之中,人類面臨的挑戰仍然很艱巨。
據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全球導致死亡的各種影響因素中,大氣顆粒物排名第6,室內空氣污染排名第8,臭氧污染排名第33。可以說,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的環境因素。
該報告顯示,與2010年比,全球人口加權PM2.5濃度升高了18%。這說明人口稠密區的空氣污染正在惡化。但同樣人口眾多的中國,這一數值正在下降,到2016年已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這與中國近幾年大力治理空氣污染密不可分。
但欣慰之余,有兩個字需要引起我們注意“臭氧”。
報告顯示,與往年相比,全球整體的人口加權臭氧濃度在增加。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巴西的臭氧濃度增長明顯。
臭氧不是地球衛士嗎?
什么時候變成健康殺手了?
關于臭氧,環保部門給了它一個貼切的說法:“在天為佛,在地為魔 ”
臭氧是什么?
臭氧(O3)又稱為超氧,是氧氣(O2)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
雙面臭氧?
在遙遠的平流層,距離地面10km-50km 的高空時,臭氧君一直默默的守護著地球與人類,把強紫外線用力反彈回去,不讓它們穿過大氣,傷害花花草草與我們。
但在距離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作為一種強氧化物,臭氧就變成了大氣中的污染物。
臭氧污染哪里來?
近地面造成污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來自于高空臭氧層的流入,還有一些來自于土壤、閃電、生物排放等等,這些可以歸為“天然源”,本來就在自然界存在。而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軍是“人為源”:燃煤、機動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一次污染物,比如NOx(氮氧化物),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生成臭氧和其它NOx,這就是“二次光化學反應”。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層的臭氧污染中,只有23%來自于大自然本身的臭氧層輸送,而有高達48%是來自于NOx 等污染物的光化學反應,剩下的則來自于區域外的遠距離傳輸。可以說,城區中臭氧濃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量。
溫馨提示,室內也難逃臭氧威脅,打印機、復印機、碎紙機、激光打字機、其它放電的家電設備、紫外燈及一些消毒設備都會釋放臭氧,危害人體健康。科學測試表明,復印機在工作時,會向室內空氣釋放臭氧。據專家檢測,在只有一臺復印機開機2分鐘的室內,臭氧便達到0.25mg/m3,國家標準是0.1mg/m3,人們能聞到的臭氧起始濃度一般為0.02 mg/m3。
臭氧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面對臭氧威脅的正確姿勢
1.天空晴朗、風和日麗時,不要以為空氣就一定好,其實可能隱藏著臭氧污染,“大口呼吸”什么的一定要慎重。在我們防備霧霾這樣“看得見的健康殺手”時,也不要忘了還有臭氧這樣“看不見的健康殺手”!
2.臭氧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室外發生臭氧污染時應該減少戶外活動。臭氧污染從每年的4月開始持續到10月。一天之中,中午1點出現峰值,下午5點開始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