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瀏覽CCLE教育后勤展覽會官方網站
CCLE第九屆中國教育后勤展覽會 倒計時:0 天
一、校園文化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應該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合理規劃,通過完善學校文化基礎設施,創新校園文化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領域,讓校園文化在學校管理中起凝聚人心、引領方向、激勵上進的作用,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育人性原則
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校園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須突出教育性這一特點,時時處處把握育人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應通過各種形式、各種載體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在正確人生觀、成才觀基礎上提高學習成績。
2.導向性原則
校園文化能夠引導師生去追求文化理想,實現學校辦學目標。每一所學校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工作重點、發展規劃。可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把學校確定的目標化為全校師生的共同理想,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產生深刻的認同感,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學習和學校的發展聯系在一起。
3.特色性原則
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努力培養校園文化個性。通過創建特色校園文化,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鞭策師生健康成長。
4.藝術性原則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有藝術眼光。讓學生通過學校的環境、設施、氛圍等,處處受到藝術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在無聲的熏陶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道德情操。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路徑
1.加大投入,創建優美的校園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硬件。學校應該加大投入,對校園環境進行“美化、亮化、綠化”。例如,一些中學在校園中心區修建文化廣場;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新建圖書館;因地制宜,在校園各個角落植入文化石,建造景觀帶;在綠化區和植物園栽種各種花草樹木,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校園內目之所及,處處賞心悅目,學生的心靈在無形中得到凈化、提升。
2.重視人文建設,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功能
學校無閑處,處處能育人。校園是學生生活的空間,更是培養學生文明素質的載體。這就要求我們把自然環境、人文建設、育人功能結合起來,使一草一木、一墻一樹都能說話,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功能。走進馬井中學校門,“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匯集正能量”的大幅標語激勵學生追求進步,培育正氣。校園主干道兩旁,懸掛著師生自創的格言警句,“成功不在于天賦,而在于堅持”,讓學生明白成功的秘訣;“我總是喜歡把時鐘調快一分鐘,因為我喜歡走在時間的前面”,勉勵人們珍惜時間。教學樓的墻體上醒目嵌有學校的“一訓三風”。學校的文化長廊中的“勵志篇”“惜時篇”“習慣篇”“感恩篇”,引領學生成人成才。進入教室,有各班自主設計的文化櫥窗,走廊過道有“安全文化”,田徑場有“健體文化”,廁所有“衛生文化”,食堂有“飲食文化”。整個校園浸潤于濃郁的文化氣息之中,耳濡目染,潤物無聲,成為全面育人的輻射源、素質教育的能量庫、無聲的教科書。
3.打造校園活動文化,構筑學生成長樂園
活動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血脈。它不僅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熏陶學生的道德情操,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和展示的平臺?;顒游幕粌H要豐富,要創新,更要有意義,既要有教育意義,又能促進學生幸福成長。學校充分利用青年節、建黨節、國慶節、教師節,以及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入學畢業、入團成人儀式等特殊意義的日子,普遍開展“愛國、愛鄉、愛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祖國”一系列主題活動。此外,學校堅持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實施特色大課間活動,開展“大家唱、大家跳”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創辦文學社,每月一期,搭建師生寫作平臺,展現師生風貌;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四好”活動——“讀好書、寫好字、健好身、做好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立足于精神高地,采用適合的成長方式,精心打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就能生活在文化的沃土上,行走在幸福的成長之路上。
4.樹立榜樣文化,匯聚校園正能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勵,身邊榜樣可以言傳身教,作用更大。學校重視挖掘師生中的積極因素,樹立榜樣,大力宣傳,讓榜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力量。例如,在文化櫥窗開辟“教師風采”專欄,展示學校在師德、教育教學方面獲得各種榮譽的教職工;在文化長廊開辟“校園之星”專欄,將各班評選的“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文明之星”“孝親之星”“禮儀之星”通過光榮榜進行公開表揚。讓受表彰的師生有強烈的成就感和責任感,讓榜樣成為鞭策和激勵他人的巨大力量,使校園風清氣正,不斷匯聚正能量。
5.培植本土文化,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學校把精神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揚。學校文化廣場的校史碑文銘刻有校園精神;每年從教職工中評選出校園精神代言人;學校主干道掛有歷屆學校師德標兵頭像。校園精神在校園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它成為全校師生的共同價值追求,涵育了純正的校園風氣,推動了學校內涵發展。
三、結語
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校園文化是學校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和靈魂,一所學校只有擁有優秀的校園文化,才能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才能凝聚成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流的學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