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瀏覽CCLE教育后勤展覽會官方網站
CCLE第九屆中國教育后勤展覽會 倒計時:0 天
8月3日至6日,由中國教育后勤協會信息化建設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六期全國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設高級研修班在寧夏銀川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高校后勤管理部門、信息化建設部門主管領導、干部、一線管理者及部分優秀企業管理者等共200人參加。中國教育后勤協會副會長高聚慧,中國教育后勤協會副會長、信息化建設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陜西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盧勝利、寧夏醫科大學副校長劉志宏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研修班現場)
劉志宏首先代表東道主高校寧夏醫科大學致辭,她簡要介紹了寧夏醫科大學的基本情況和學校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建設情況。她指出,本次研修班不但為全國高校搭建了后勤信息化的交流平臺,更為寧夏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各校借此契機,互學互鑒,共商共享,充分發揮現代科技手段,推動各校后勤信息化建設上層次、上水平,為共同實現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
(寧夏醫科大學 劉志宏)
盧勝利代表信專會致辭,他指出,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催生了后勤發展新動力。本次研修班旨在以行業培訓交流的形式,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深化校園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促進信息技術同后勤管理深度融合,助力各高校后勤管理及從業人員信息化素養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希望全體學員堅持問題導向、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交流、學有所成,不斷開創教育后勤信息化事業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陜西師范大學 盧勝利)
高聚慧致辭并宣布研修班開班。他對信專會長期以來在行業交流、資政輔政、調查研究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表示肯定。他強調,當前我國教育后勤信息化已邁入2.0時代,迎來智慧校園高速發展時期,各校應堅決扛起高校后勤工作發展的政治責任,堅持不懈進行后勤信息化的建設與創新。他對參會人員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做到增強戰略思維,把后勤信息化建設提升到各校的戰略高度,加強頂層設計;二是要把握工作方法,結合師生實際應用需求驅動后勤信息化建設;三是要持續學習,會后繼續加強深學細悟篤行,不斷探索學校后勤信息化的發展內涵,為學校校后勤信息化建設激活力、增動力。
(中國教育后勤協會 高聚慧)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尹健)
開班典禮和研修班分別由信專會副主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副校長尹健,信專會秘書長、陜西師范大學后勤集團副總經理石磊,信專會常務委員、吉林大學后勤服務集團副總經理杜長迎主持。共有九位高校專家和企業代表圍繞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智慧后勤建設理念、建設成果等作專題報告。
(吉林大學 杜長迎)
信專會秘書長、陜西師范大學后勤集團副總經理石磊作《2022年度教育后勤信息化行業展望》報告,對當前我國教育后勤信息化的行業背景、“碎片化、一體化、智能化、大數據化、云化、國產化”發展趨勢、以及如何開展智慧后勤建設的行動指南進行了講解。北京林業大學綜合保障部部長楊曉東以《創新驅動、智慧賦能—后勤服務保障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為題,將學校后勤管理綜合改革情況、智慧校園建設思路、智慧校園主要功能、智慧校園運行成效情況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分享。
(石磊、楊曉東作專題報告)
信專會常務委員、合肥工業大學總務部后勤處處長陶余祥以《校園服務新業態下的后勤服務發展與創新—后勤信息化建設探索與思考》為題對合肥工業大學的基本情況、后勤信息化建設思路、具體內容及成效、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了分享與介紹。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后勤管理處處長張旭東以《高校智慧后勤探索與實踐》為題對本單位后勤信息化建設研究背景、實踐案例、建設成效等進行了分享,強調了智慧后勤建設應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堅持補短板與鍛長板相結合,做好數據的輪轉與運用。
(陶余祥、張旭東作專題報告)
北京化工大學后勤保障部副部長周昕以《校園物業服務監管平臺建設與思考》為題對該校昌平校區物業服務基本情況、校園物業服務監管平臺主要功能、校園物業服務監管平臺架構以及取得成效等進行了介紹。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后勤管理處副處長分享了《數字引領、需求導向,智慧后勤增強服務保障》報告,介紹該校后勤信息化系統建設情況、運用情況及運用成效、智慧后勤建設長遠目標及遠景方向等內容。
(周昕、張偉作專題報告)
廣州五宮格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陳烘分享了戈子科技全場景智慧食堂及智慧食安消費追溯方案,天貓校園合作商代表李睿程分享了智慧后勤新生活一站式解決方案,俺來也(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劉群智分享了校園云訂餐防疫防控實戰方案。
(企業代表)
信專會常務委員、寧夏醫科大學后勤處處長湯榕作會議總結,她表示,本次研修班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存在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舉辦實屬不易,希望各單位參會代表能夠加強認識,積極學習,能夠所學理論盡快轉化為有效措施,加速本單位后勤信息化建設。
(寧夏醫科大學 湯榕)
(參會學員及成果展示)
本次研修班通過學習研討傳播新思想、新技術,為廣大后勤同仁提供了一次較好的學習交流機會,對于引導各高校有序開展后勤信息化建設,推動智慧后勤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教育現代化遠景目標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會議場景)